為什么你的簡歷石沉大海?
求職不易,最令求職者感到絕望的就是簡歷石沉大海了。那是因為,求職過程才剛剛到第一步就倒下了。電話打過去,HR也只是敷衍幾句表示一定會看,再往后又是杳無音信。資深HR告訴小編,簡歷被無視,無外乎這樣幾個原因。
1.簡歷千人一面,勾不起HR的興趣
公司招人的時候,HR一天可能會瀏覽幾百封簡歷,一眼看過去,如果你的簡歷毫無新意,HR會連讀下去的欲望都沒有。有的簡歷做的十分簡陋,格式混亂、錯字連篇,不堪卒讀;有的簡歷裝訂雖然精美,卻厚厚一沓找不到重點。HR時間寶貴,不會浪費精力去自己找重點的,直接扔進垃圾箱是最省時省力的選擇。
在制作簡歷時,一定要簡潔明了,一兩頁即可。在排版上可以有一些創(chuàng)新,突破常理,但是要素要充分。仔細核對,避免低級錯誤。HR看不到求職者的人,簡歷對他們來說就是求職者的臉。所以說,要善待自己的臉面。
2.簡歷中刻意回避某些信息
求職簡歷中有一些公認的必填信息,比如姓名、年齡、婚育、工作經歷、外語水平等。有的求職者在某些方面有欠缺,比如說學歷水平不高的求職者刻意去掉“學歷”這一項;工作經歷少的求職者故意不寫工作經歷……你的這些套路可瞞不過經驗豐富的HR。HR很忙,沒有時間去找你核對這些未填明的信息,只會默認你在這方面的水平為0,還會留下一個偷奸?;挠∠?。
對于某些企業(yè)來說,有些信息是非常關鍵的,例如,外企非常看重外語水平。投遞這些公司時,應該客觀、精確的寫明自己的能力,為了給HR留下印象,甚至還需要多重復幾次。如果說自己都覺得外語水平不行,難以啟齒,那您還投什么簡歷?
3.簡歷造假,互相矛盾
為了讓簡歷好看一些,有的求職者喜歡編造一些虛假的經歷,但也不知道是吹牛吹嗨了還是怎么滴,吹著吹著前后就矛盾了:前面說自己大學做了三年學生會主席,后面說“在自己擔任學生會主席的兩年間,我……”
另外,在網上投遞簡歷的求職者應該尤其注意。很多求職者都注冊了不止一家求職網站的賬號。分別在這些網站制作簡歷。招工企業(yè)當然也不會只在一家網站接收簡歷,他們也和求職者一樣到處撒網。這樣一來,HR可能會在兩個網站上收到同一個人的簡歷。有趣的是,許多求職者幾份簡歷互相矛盾,一份簡歷寫英語4級,一份寫英語6級;一份寫對銷售感興趣,一份寫對它不感冒……給人留下的感覺就是編故事編的自己都忘了。最過分的是幾份簡歷的工作經歷不一致。要知道,這可是HR的痛點,意味著HR甚至不用花費時間調查就知道你在簡歷上造了假,于是果斷拖進垃圾箱。
4.咄咄逼人,對HR催命奪魂地騷擾
第一次投遞簡歷之后可以電話聯(lián)系對方,告知自己已經投了簡歷,希望對方能夠重視。這種程度的溝通是可以的,HR也會感到你的誠意,一般情況下他們會記下你的名字。但HR考察一個人是否適合自己的工作是需要一定時間的,不光是需要更多的簡歷相互比對,找?guī)讉€最合適的選擇才能約談面試。這時候如果你還每天打電話催一遍,再加上本身也沒有什么亮點,就算進到了面試環(huán)節(jié),也輸了別人一步。